表友们买表的时候,常有一个问题:这个百达翡丽表盒是不是原装的?
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。为什么呢?
(一)时期匹配的重要性
对于刚接触vintage的表友,买表总是相当谨慎,希望充分确认原装性,再放心出手。这种心情非常能理解,谁不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呢?我的经验是,在大多数情况下,百达翡丽vintage重要的是追求“时期匹配”,不需苛求“绝对原装”。
经过几十年的时间,腕表很可能数次易手,除了第一任表主,很难有人可以100%保证,这个表盒一定是此表出厂时的那一个。举个例子,如果经销商之间相互交易,他们来自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,各买对方一支盒证齐全的表,型号不同,盒子款式一样,那么就不会再耗费精力相互运输表盒了。这种情况长期存在,久而久之,一些表依然拥有时期和款式完全正确的表盒,但不一定是出厂时候的那一个。从收藏角度,这并不影响价值。
(二)表盒的流动
在市场规律神奇之手的作用下,随着时间流逝,表盒也会流动,而且会流向最好的表。尤其是那些罕见的、状况非常好的表盒。
举个例子,某位表主有两支1940年代百达翡丽,同型号,分别是黄金和铂金,买的时候都没有表盒。表主还有一个1940年代的表盒,能匹配这个型号。他自然会想到,把盒子和表搭起来能增加价值,而且一定会给铂金的表。
再举个例子,某位表主的两支表型号分别是A和B,都是1940年代,当年表盒同款。A买来时有盒子,B没有。但今天的收藏市场上,后者价值远高于前者,表主完全有可能把盒子分配给B。
如果一支古董表足够好、价值足够高,甚至有人愿意花重金去买一个同时期的、能匹配的表盒。图片里这款百达翡丽1970年代的Nautilus cork box,2019年公开市场成交16250美金,2020年成交17500瑞郎。只有盒子,没有表。为什么一个表盒如此之贵?因为这款表盒非常稀缺,可以匹配身价极高的早期Nautilus Ref.3700,而且它的设计非常特别,深受收藏家喜爱。
表盒的品相也很重要,完整的cork box还应该有外包装。一个品相如新、款式稀缺的百达翡丽vintage表盒,常常价值不菲。
(三)特殊情况
限量版本的百达翡丽,通常都有特殊的表盒,买这些表的时候要做好功课。举几个例子:1997年仅发行五套的”PAGODA”七枚套装Ref.5500+Ref.4900,1996年泰国国王限量版Ref.5030,1989年庆祝百达翡丽150周年为日本市场制作的Ref.3718。
(四)表盒的乐趣
退一步说,如果你买到的百达翡丽表盒时期不匹配,也不完全是坏事,总比没有表盒要好,至少说明卖家有努力提供表盒的意愿,而不是雁过拔毛式把表盒都藏起来了。如果盒子年代比表晚,可以把这个盒子匹配自己其他藏品,或者留给以后的表。如果反过来,盒子年代比表早,说明卖家不懂行,年代越早的表盒越稀缺,应该匹配正确年代的表。
每个百达翡丽表盒都有市场价值,不管来自任何时期。
那些最优秀的古董表经销商,盒证齐全之比例,应该远远高于同行。他们必须精挑细选,愿意高价为真正好的表买单,不会随意降低标准,大量采购品相差的单表。
大家一定非常感兴趣各个时期的表盒到底长什么样,因为这篇随笔仅讨论原装性,先不涉及这个话题,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。
一个人买过很多百达翡丽以后,就会越来越不纠结表盒原装性的问题,会对属于不同时代的不同设计更感兴趣,会因为又收集到了一款以前没有的表盒而欣喜。至于什么时期到底应该匹配什么表盒,我相信很多表友并不会把它特别梳理出来,但是心里是有谱的,这就是收藏的宝贵经验。
这是羽毫随笔的第七篇,我们下一篇见,周末愉快!
老菲烈 & Christina
2020年4月26日,慕尼黑
羽毫钟表收藏 Yuhao Time
举千钧若扛一羽,拥万物若携微毫。
原创文章,未经许可,不可转载。